新聞
澳大孔子學院舉辦商務普通話與禮儀活動
為應對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新態勢,澳門大學孔子學院應邀為澳門綜合度假休閒企業美高梅的員工在四月開設“商務普通話與禮儀”培訓課程,開啟一場結合語言精進與禮儀涵養的研習之旅。 課程內容由澳大孔子學院獨立開發設計,由訪問導師馬悅、李昊晅及謝伊寧聯合授課四周。課程共分為六大主題,緊扣澳門綜合度假休閒企業的職場需求,聚焦商務場景實務,以“語言+文化”雙軌並行的模式,為酒店服務、業務銷售、資訊科技等部門的學員演練商務宴請、公關技巧、合同談判等場景,並由導師即場點評措辭、儀態與文化禁忌。 課堂上,馬悅講解了內地社交平台的溝通風格和社交媒體禮儀,從表情符號到節令問候,細節處盡顯文化智慧;李昊晅以“如何與內地客戶相互問候”為切入點,結合學員痛點,設計互動問答,現場氣氛熱烈;謝伊寧從地理環境、社會歷史等因素入手,引發學員對內地思維模式的深度思考。在尾聲的“商務洽談模擬”課堂上,學員分組演繹不同合作場景,從流利自如的普通話表達,到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都能體現學員研習成果。
山東理工大學代表團參訪澳門大學孔子學院
6月25日,山東理工大學校黨委副書記杜方嶺率團訪問澳門大學孔子學院。代表團成員包括山東理工大學臺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呂延蘋、經濟學院院長張志新、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張豔梅、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張照錄、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王志強等六人。澳門大學孔子學院副院長陳忠教授偕相關教師熱情接待來賓,並主持座談交流。 座談會上,陳忠教授詳細介紹了澳門大學孔子學院近年來的發展成就與特色專案。雙方圍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學術研究合作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杜方嶺副書記表示,此次參訪旨在深入瞭解澳門大學孔子學院的辦學經驗,探索兩校在人才培養及跨學科領域的合作機遇,期待在現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涵。希望未來兩校能繼續加強交流,攜手共同發展。
今年六月!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走訪十一校 共築中國歷史文化新平台
2025年6月3日至13日,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副主任鄭寧人與特級行政主任關小燕率團隊接續走訪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中文部) 、鮑思高粵華小學(中文部)、粵華中學、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嘉諾撒聖心中學、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教業中學、聖善學校、婦聯學校及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等十一所學校,圍繞中華文化傳承、愛國教育實踐及教學資源共建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為澳門青少年文化素養提升注入新動能。
今年五月!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走訪十校 共築中國歷史文化新平台
2025年5月19日至29日,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主任張彥教授及副主任鄭寧人博士分別率團接續走訪庇道中學、聖德蘭學校、聖保祿學校、聖羅撒女子中學、聖公會蔡高中學、濠江中學、勞校中學、培華中學、新華學校及浸信中學等十所學校,圍繞中華文化傳承、愛國教育實踐及教學資源共建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為澳門青少年文化素養提升注入新動能。 一、多元合作亮點聚焦 中心邀請各所中學參與
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到訪海星中學
澳門海星中學作為中國歷史文化推廣基地首批成員單位,長期以來與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保持著緊密且富有成效的合作關係。為進一步鞏固合作紐帶,拓展未來合作空間,2025 年 5
第九期粵港澳中學生“廣府文化”研習活動圓滿收官
2025年4月4日至6日,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聯合暨南大學、澳門東南學校主辦,紅綫女藝術中心協辦的第九期粵港澳中學生”廣府文化”研習營在穗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傳承嶺南文脉,深化愛國教育”爲宗旨,通過”專題講座+文化尋踪”的創新模式,組織38名師生深度探訪廣府文化核心地標,深化粵港澳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傳承。 首日行程聚焦建築藝術與城市文脉。研習營首站探訪”嶺南建築藝術明珠”陳家祠,師生通過立體雕飾藝術解讀廣府建築智慧。隨後,珠江夜游環節以”古今中軸綫穿越”爲主綫,在璀璨光影中感受千年商都的文明賡續。 次日活動傳承延續家國情懷。清明時節的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內,全體師生莊重舉行祭奠儀式,通過抗戰文物的解讀體悟民族精神。在紅綫女藝術中心,師生通過講座與珍貴影像資料系統研習粵劇發展史,現場參與粵劇唱腔實踐,幷敬獻鮮花追思”紅派藝術”創始人。